债券市场,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券风险正在持续发酵。
据 上海无缝钢管检测员得知,6月27日,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云南煤化”)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云煤化集团自身以及子公司云维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维股份”)以及旗下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和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均被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申请破产重整。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煤化是云南省国资委100%持股的地方国有企业,属重点骨干企业,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10户地方工业企业之一,是国家认定的中国大型工业企业。云维股份是云南煤化的控股子公司,云煤化直接持有云维股份16.55%的股权,并通过控股子公司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云维股份41.79%的股权,累计持股58.34%。
据 上海无缝钢管调查员指出, 如果法院受理破产重整申请,该公司将进入到重整司法程序,存续期间的“15 云煤化MTN001”、“14 云煤化PPN004”、“14 云煤化PPN003”及“12 云煤化MTN1”将提前到期并停止计息,涉及金额共计55亿元。
根据公告,2016年6月24日,云南煤化收到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书。通知称,云南圣乙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圣乙投资”)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昆明中院提出对该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
此外,云南煤化子公司云维集团和云维股份也被圣乙投资以同样的理由向昆明中院申请破产重整。同期,云维股份两家子公司大为制焦和焦化制气也收到昆明中院的通知书,云南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以这两家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提出进行重整的申请。
据 上海无缝钢管调查员调查显示, 根据《破产法》规定,企业重整的条件为“不能清偿到期债权”以及“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中金公司分析认为,云维已资不抵债且明确复函无法清偿圣乙投资代偿款项,云煤化也已经接近资不抵债,且圣乙投资表示已有债务无法到期偿还,理论上已经满足破产重整条件,法院受理的概率较大。
云南煤化和云维股份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云维股份2016年3月末合并净资产-29.6亿元,但本部净资产8.0亿元;云煤化集团2016年3月末合并净资产4.3亿元、母公司本部净资产57.0亿元。
云维股份于2016年6月14-16日发布了关于其控股子公司金融机构债务逾期的相关公告,称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影响,云维股份控股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致使部分贷款未能如期偿还或续贷,银行承兑汇票及国内信用证未能按期兑付,陆续发生债务逾期。
截至2016年6月12日,经财务部门统计,云维股份控股子公司累计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及国内信用证等债务186822.28万元已逾期,其中银行承兑汇票21823.22万元,国内信用证3959.00万元,其他借款161040.06万元。
根据《破产法》,企业一旦进入破产重整司法程序,未到期债务视为到期,各债权人不能单独个别追索债权。也就意味着,一旦法院受理云南煤化及其子公司破产重整申请,相关债券将提前到期并停止计息,债券实质违约风险可能提前暴露。
值得关注的是,申请破产重整的债权人圣乙投资是云南省政府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注入权益资产进行资本运作、引入境内外低成本资金的方式形成云南国企改革发展资金池,作为债务兑付、贷款调头等过桥资金,支持云南煤化等省属国企改革脱困。
2015年11月11日,云南煤化发布“关于部分债务逾期的公告”,称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煤化面临的困难,本着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的总体方针,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云煤化改革脱困工作,明确了“债券融资不发生违约、债务不悬空、公司不破产”三个基本原则。
据上海无缝钢管检测员分析认为,从2015年11月云煤化发布的公告来看,云南省对支持省内企业脱困的表态比较明确,但考虑到云南省财力一般,地方企业负担普遍较重,协调难度和成本也较高。另外资源的腾挪和企业互保有可能使得部分优质企业信用风险也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