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商要开拓海外市场,必须当好终端用户与钢厂的'桥梁’,携手'走出去’。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钢贸企业在新常态下开拓海外市场、谋求生存发展的一个共识。
据上海精密钢管检测员检测,我国钢材的间接出口量很大,船舶、机械、家电、钢结构、铁路等产品的出口,以及承接建设国外重大工程,都带动了钢材的间接出口。目前,我国钢材的间接出口量与直接出口量基本是1︰1的比例。
前几年,我国的钢材间接出口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这些间接出口的钢材,还不会受到国外反倾销的影响。因此,这是钢贸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条便捷路径。
不过,现在钢材的间接出口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经常被卡在'标准’上,五波公司承接到一个工程项目的钢材供应合同,其中有6000吨热轧H型钢。按照工程设计规定,该热轧H型钢必须符合美国的标准,即'美标’,而不是我们的'国标’。这就需要钢厂协助,按照美标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
据 上海精密钢管检测员检测, 生产美标产品,钢厂在冶炼工艺上没有太大问题,只需对合金元素做些调整,问题出在轧制工艺上。按照美标,轧辊孔型等需要改变,钢厂要重新配备一套轧辊。一般一个规格需要一套轧辊,一套轧辊就要1000万元~2000万元。钢厂愿意投资吗?如果钢厂接到的美标热轧H型钢订单数量大,就乐意投资,毕竟按美标生产的钢材,其售价比国标的钢材高出500元/吨~600元/吨。反之,如果订单数量较少,只有200吨~300吨,钢厂自然得考虑企业的效益和承受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钢铁电商、网上交易、期货市场等各种钢铁贸易业态日渐兴起,钢材的贸易链越来越短,终端用户与钢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留给钢贸商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做长产业链、做短供应链”的营销模式,成为时下钢贸企业的经营宗旨。“当好终端用户与钢厂之间的'桥梁’”这一经营理念,也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
在新常态下,钢贸商与钢厂合作“走出去”的路子十分宽广,前景相当广阔。在拓展终端市场上,钢厂与钢贸商是“连体兄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钢厂、钢贸商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两者合作应该是优势互补、共生共荣、互利互惠。钢厂、钢贸商合作,可以先带动钢材的直接出口、间接出口,最终实现产能出口。
|